“月薪三千”冲上热搜,网友:我们讨厌的根本不是月薪3000

01

前段时间,“月薪三千”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

对于这个话题,不少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大家都说,其实月薪三千没问题,主要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而不是拿着月薪三千,干着与收入严重不符的工作量——

“讨厌的是拿着3000的工资,干着30000块的工作量”!

“大家讨厌的不是月薪3000,讨厌的是月薪3000还得拼命。”

“工资低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双休和福利,我们都想要。”

......

尽管每个人的生活要求和标准不同,但无一例外地,大家都表示,如果没有其他压力和烦恼,月薪3000的工作自己是愿意干一辈子的。

正如有网友说的那样——

“有房有车,无房贷车贷,有点积蓄。不夸张地说,三千块钱我能干一辈子。”

对于当下很多人而言,找到一份好工作实在太难了;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要求也并不苛刻,大家的希望无非是“收入和劳动强度成正比,工资按月发放不拖欠,工作环境好,不用担心被优化”等等。

我突然想起之前有个来访者阿瑶(化名)说的那句话——“我也想平平淡淡安安稳稳打一份工,可现实不允许啊,我能怎么办呢?”

02

阿瑶(化名)的父母是某国企的老员工,按照阿瑶的话说,她现在特别后悔当年没有进行职业规划,因为当年阿瑶父母俨然给她铺好了路子——毕业后的阿瑶通过关系进入到了这家国企从事基层工作,尽管专业啥的都不对口工资也不高,但胜在稳定,按照她父母的话说,只要不出大的差错,是很有望安稳退休的。

“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更没有什么斗志,觉得只要能安稳退休,工作不累,干一辈子又何妨?没想到现实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耳光!”阿瑶感慨道。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所援引的案例一律征得了当事人的同意,且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我们对原有案例进行了文学加工与处理,请各位读者在阅读此类文章时,重点留意文章里呈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来访者基本情况

化名:阿瑶;

性别:女;

年龄:34岁;

其他:商务英语专业背景,本科学历。毕业后通过父母安排进入一家国企从事行政文员工作,虽然工作与专业无关,到手工资也才3000左右,但鉴于国企工作相对稳定,故而阿瑶并没有动过离职的念头。后来阿瑶所在的国企效益下滑,经领导研究决定将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劝退,并给予相应的赔偿金,阿瑶也在劝退名单之内。由于阿瑶之前没有进行过自我探索,对于外部职业信息了解甚少,因此她不知道自己被辞退后可以做什么?又到底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

2、主诉问题与期待

1)、主诉问题

阿瑶在资料中提及,她现在面临“被辞退”对自己着实不利。

她这些年来从事的行政文员岗位属于技术含量很低且毫无门槛可言的工作,如今自己34岁了,再出去几乎没有单位愿意录用她做行政文员了,但如果转其他岗位,她自己都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又何谈准备与积累呢?

换句话说,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阿瑶的头脑一片空白。

2)、主诉期待

她十分懊恼自己当初毫无职业规划的意识,也不曾有过自我探索,如今面对困境,感到无比自卑,一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希望通过咨询,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慌等负面情绪,找到自己的方向。

3、咨询目标

1)、协助来访者进行心理及情绪疏导,带领她进行自我探索;

2)、协助来访者探索及明确未来的方向。

4、咨询方案

生涯访谈,每周一次,一次60分钟,一共6次。

5、访谈思路与部署

首先根据生涯叙事的相关方法与步骤,带领访者疏导情绪重拾信心,建立客观理性的职业观,然后带领来访者进行系统的探索,再结合专业工具进行排查与确定,进而协助来访者找到职业方向。

03

以下谨截取部分咨询会谈内容。

我:你在资料里提到,在学习阶段自己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自从听从父母安排进了国企之后,你发现自己逐渐变得平庸了,所以越来越不自信了?

阿瑶:是的,晓璃老师。要说大学毕业那会儿,我也算是个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手上是有一两个不错的工作机会的。只是当时一来父母通过人脉给我安排了国企的工作机会,二来也担心校招的工作机会没有国企这般稳定......但现在想想,我当时还是失算了。我们班大多数同学去到了不同的公司,尽管他们多少会跳槽,但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现在都自己创业了。不像我,被父母当时描述的“不安稳”给吓住了,稀里糊涂混了这么多年,现在啥经验积累都没有。

我:你刚才提到,你父母用“不安稳”恐吓你?

阿瑶:是的,他们可能是想我去他们安排的国企吧,就把外面的其他工作机会描述的特别“不安稳”......实话说,我从小就是个不安全感强烈的孩子,从小到大我很辛苦很努力,但心里依然很恐慌。

我:那你进入国企之后,这种不安全感没有鞭策你不断往前吗?

阿瑶:晓璃老师,这也是我内心的一大困惑。进入国企之后,我似乎彻底“摆烂”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过安逸的缘故,反正我好像一下子丧失了斗志,下了班就是吃喝玩乐......后面认识了我老公,又沉溺于恋爱结婚这些事情上,然后有了孩子,就更懒得动了......所以我一度很纳闷,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后来到了国企,突然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呢?

我:你之前上学读书那会儿,是什么促使你不断努力呢?

阿瑶:我感觉身后有个东西在追我,我担心一旦我不努力学习了,就会被它给追上。

我:能说说是什么东西吗?

阿瑶:我也说不清楚,感觉是一种恐惧吧。因为从小到大,我父母一直给我灌输说,如果我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他们抛弃。

我:他们是谁?

阿瑶:他们是我的父母,我的领导,还有社会上我不认识的很多人。

我:父母口中的“好工作”,指的就是他们安排的这份工作吗?

阿瑶:差不多是这样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私企外企的岗位都不能被称为“正经工作”,只有国企的工作才能和“稳定”沾边。所以他们让我好好读书,可能就是提前给我铺好了路,因为国企对学历和毕业院校还是有要求的......

听着阿瑶的叙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一副画面——

阿瑶在读书的年纪里,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她的身后有一份“恐惧”在追杀她;甚至于她听从父母安排选择进入国企,本质上也是这份“恐惧”驱逐的结果。

04

事实上,被“恐惧”驱使的努力和被“目标”牵引的努力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被恐惧驱使的努力疲于奔命不敢停歇,而一旦躲进了所谓“安全的角落”之后,当事人就完全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会选择呆在自以为安全的角落停滞不前; 

被目标牵引的努力会有策略有弹性,当事人不论在任何情境之下都很清楚努力的方向,不太会偏安一隅停滞不前...... 

通俗来说, 阿瑶在国企这些年来表现的“斗志全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一直被恐惧所驱赶而非目标的牵引 ,因此在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之后,她逃到了一个自以为安全的地方自然就会懈怠下来。 

前两次的会谈,通过生涯叙事等专业技术与方法, 我走进阿瑶的内心世界,经过梳理与分析,她渐渐明白了自己这些年来停滞不前的根源,从而打开了内心的郁结,不再一味自责,内心也轻松了很多。

接下来我需要做的,是带领阿瑶继续探索,找到她内心深处的声音和压抑许久的愿望。 

经过后面几次职业会谈的推进与深入,阿瑶内心尘封多年的愿望被唤醒,她渴望的方向浮出了水面。 

咨询后的阿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她一改往日懒散的作风,变得自律而积极:她报了学习班,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与实践,而她的表现与成绩更是获得了同学与老师的一致认可。 

“晓璃老师,感谢您的咨询,我现在终于不再害怕了。我经历了最压抑的那些年,拿着月入三千的工作看不到未来......现在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最不济我也能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不论怎么算,我的未来只会比之前好,不会比之前更差了。”一天,阿瑶和我们发来了这样的反馈。 

行文至此,我想起作者蔡寞琰写过的一句话—— 

“只要遵从内心,一往而无前就好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曲折是常态。”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